文学与新闻学院办学历史始于1978年,现有汉语言文学、网络与新媒体、广播电视学、新闻学、广告学5个本科专业,开办有国际商务汉语本科留学生教育,覆盖中国语言文学和新闻传播学两个一级学科。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硕士点和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点。新闻传播学是“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重庆市重点学科,在重庆市“十二五”“十三五”重点学科终期评估中获“优秀”等级。
2009年,我院与重庆广电集团共建传媒发展中心并成为重庆市校媒共建示范单位,2012年中国新闻史学会授予我院全国唯一传媒教育实践基地,2015年建成重庆市人文社科普及基地,2019年与市文旅委共建重庆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2021年,学院被中国新闻史学会授予“中国传媒教育实践基地”,2024年起成为中国记协教研机构和中国新闻奖直推直报单位。目前,学院已拥有12名中国新闻奖评委、长江韬奋奖评委和19名国家顶级赛事评委。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职工近90人。教授、副教授3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比超90%,历任老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者2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重庆英才名家名师1人,重庆市青年学术骨干5人。
近五年来,学院教师出版专著、教材30余部,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坚持8年不断线,连续成功申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30项。教育部课题、重庆市社科规划重大课题、市重点课题等省部级科研项目7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10余项。在新闻传播研究及实训方面,巴渝地方文学文化研究已形成特色,具有较大影响力。
学院践行“以用带学、以用促学、学用结合”的教育办学理念,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重能力”的人才培养方针,通过“3+41+N”的全媒体传播现代产业学院构建部校共建重庆新闻学院新格局,与新华网、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广电集团、华龙网、上游新闻、爱奇艺、快手(西南)融媒研修院、港渝传媒、30余家区县融媒体中心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共建多个实习实践及就业基地。
近五年,学生在校期间发表新闻、文学作品一千余篇,荣获国家级、市级等各类荣誉奖项500余项,百余名学生在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伦敦艺术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硕士、博士等学位。毕业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就业面广,深受各级党政机关、区县融媒体、企事业单位等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数据统计截止到202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