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文学与新闻学院于4月27日开展本学期第一期课程思政工作坊。本期工作坊主题为“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入”,由广播电视学系主任谈华伟主讲。学院党委书记潘焱、副院长郑笑眉、教师代表十余人报名参加了活动。
谈华伟首先以《普通话语音训练——语调》为例,把课程思政案例潜移默化融入教学过程当中,将情感目标作为一项教育目标,通过梳理普通话语言文字发音案例,引导学生感悟媒体人的家国担当,同时需要提高问题意识,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开展专业课上思政元素的融入。包晓玲教授结合自己几十年执教的经验总结,从《中外新闻比较》《中国古代文学》等课程切入,强调课堂应成为价值观塑造的阵地,激发学生对民族精神与奋斗品格的情感共鸣。
与会教师围绕“如何结合课程思政培育学生爱国情怀”“推动专业教育与意识形态建设”等话题展开深入研讨,从不同角度入手畅谈自己课程思政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大家纷纷建言献策,会场氛围融洽愉快。老师们纷纷表示,将始终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使命,探索专业教育与思政育人的有机互融,助力学生成长为兼具专业素养与爱国情怀的新时代栋梁。
课程思政工作坊是文学与新闻学院课程思政“335”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通过这一载体,打造了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经验交流平台,有利于加强中青年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提升教师课程思政业务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