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华文脉传承团”来到木洞镇,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洞山歌传承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考察、沉浸体验与展演,深入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当天,传承团在木洞山歌市级传承人秦萩玥的带领下,参观木洞水驿博物馆,了解木洞镇作为长江水陆枢纽的历史及木洞山歌作为船工号子的起源和艺术特点。

随后,传承团来到木洞镇文化服务中心学唱木洞山歌《什么红来红满天》。师生们通过分组练习,很快掌握了基本的演唱要领。传承团还集体排练了《唱支山歌给党听》《我的祖国》等经典曲目,在歌声中抒发爱国情怀。

最后,师生们用方言演唱了当天的学习成果,质朴嘹亮的歌声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乌克兰的留学生林娜,还用母语演唱了一首悠扬的家乡民谣,展现了中外文化交流的生动场景,为活动带来别样风情。

“以前只在书本上了解非遗文化,今天经过亲身参与,才真正体会到它的温度。”传承团负责人罗登告诉记者,学校组织学生深入基层、体验传统文化,可以有效增强青年学子的文化认同感和使命感,让他们在实践中增强文化自信,也为中华传统文化注入新时代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