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不仅改变了新闻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也对新闻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按照重庆市委宣传部统一部署,11月26日,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举办了一场以“媒体融合与新闻实务:业界专家的视角”为主题的沙龙分享会,邀请了五位来自重庆日报、华龙网、上游新闻等主流媒体的5名记者,分享媒体融合实践中的经验和见解。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殷俊、广电系系主任谈华伟以及2023级传播学专业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分享会。
分享会上,上游新闻影视中心主任张斯瑜,以《媒体融合与新闻实务沙龙》为题,对融合需要从策划开始、融合唤醒媒体责任感、融合就是不断创新三个方面展开分享。他指出媒体融合的好作品要打破传统的创制方式,在技术应用、产品形态和传播手段上推陈出新。他强调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华龙网集团融媒体新闻中心副总监王梅,以《关于新闻的三问,请回答!》为题,从我们要做什么样的新闻?新闻叙述上有何技巧?除了新闻报道,还能做什么?三个方面来展开分享。她指出我们要做有新闻价值的新闻,抓住典型人物,展现英雄群像,她强调新闻是一份职业,也是一份志业,寄语同学们在未来的新闻之路上,去记录,去守望,去引领,去绽放。

重庆晨报传媒有限公司采访部副主任杨圣泉,以《在融合发展中坚持内容为王》为题,分享了重庆晨报在深度报道的坚守与探索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他从“都市传媒”的分分合合、“内容为王”与“原创为重”、内容建设与舆论监督三个方面来展开分享,他指出重报都市传媒以将重庆晨报做成一份“有思想、有深度、有影响力的都市报”为主攻方向,寄语同学们做一名有思想、有见解、敢担当的新闻人。

红岩春秋杂志社(今日重庆杂志社)编辑一部副主任吴金明以《媒体融合视角下,主题策划报道探析》为题,以“诗画长江看巴渝”融媒体系列报道为例,探讨了主题策划报道的策略要通过价值引领,深刻理解主题高度;通过策略创新,优质内容融合传播;通过技术赋能,提升精品内容创作力;通过平台赋能,构建立体传播新格局。

华龙网集团全媒体政务中心内容事业部总监张译文以《借力打力:我们的报道是如何从田坎走到了天安门》为题,从借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个方面,分享了脚下走出来的故事和一眼千年一眼万里的作品,她指出要让作品富有前瞻性、穿透力、感染力,同时也要通过AI赋能让报道“活”起来。

最后,殷俊作总结讲话。他表示,五位新闻行业的资深专家作的精彩分享产生了很有意义的思想碰撞,给学院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融合媒体与新闻实践课程,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在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等方面加强沟通交流,努力培养出更多有思想、有见解、敢担当的新闻人才。
